一个人与一本书——再读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有感

发布时间:2008/6/12 7:45:27  

 

一个人与一本书

 

——再读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有感

 

民干班学员      肖 丁 勤

 

     岳麓山下,不冷不热,正好读书。省委党校毗邻湖湘文化发祥地——岳麓书院,校园内学术氛围自然也非同一般。而且,这种学术氛围与岳麓书院一脉相承,那就是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自不必说,用发展着的马列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每个学员应该明了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党校教员教研结合、治学唯专的精神,让我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深有感触,也使我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学习习惯。

     回想刚进党校之初,我很厌烦经管专业,认为经济管理充斥数字之类的枯燥符号,学起来没意思。但我却热衷于县域经济的研究,碰到现实方面的诸多问题常常使我困惑。譬如,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房价上涨为什么收效不大,我国存在粮食危机吗,县属企业如何发展等。今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中国经济论坛中分析股巿仍处于牛巿,快牛转为慢牛。我心生疑窦,股巿熊到底了,还算是牛巿吗?所遇的困惑越多,也促使我更加探求其中的经济学原因。然而,课本上理论高深莫测,经济学家们也莫衷一是,使我不得其解。在我苦思之时,07年上学期一个夏日的午后,求实书店内,《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映入我的眼前。这本书封面毫不起眼,然而书中却见解不凡,观点掷地有声,我之所思,书中都有详解。再看前言,书的作者茅于轼在我国有“经济学界的鲁迅”誉称。略翻数页即买下此书,通宵细读,那种久违了的、酣畅痛快的阅读,让全身每个毛孔都充满了愉悦和激动。自此,我爱上了自已所学的专业,发现经济学其实也充满了乐趣,甚至可以说是党校所设专业中最具魅力的专业。

     如果说一个人要想在专业上有所造诣必须有一位导师的话,在此我想说,茅先生就是我的导师,而且我毫不掩饰地说,茅先生是我崇拜的偶像,我是他的“粉丝”,套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话就是“崇拜茅于轼崇拜到了迷信的程度”。这个人、这本书不仅影响了我在党校两年的生活,还将影响我今后的人生之旅。茅先生其人其书永远是我人生的方向和旗帜。茅先生在经济学界之地位和胆识,我等凡夫俗子虽不敢望其项背,但其博大精深的经济学思想之一点滴已足够我辈受益终身。

     对此书的评价,勿须我在此多言。试引国内有关评论:《中国经济时报》称,“其家常式的经济学随笔,说的虽说是日常琐事,却往往折射出一些惊人的启示。”《南方周末》评,“茅先生的论述不只是有理,而且大出常人意表,经他明示,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中国改革报》说,“茅先生的经济学专著,引导了不少青年学者走上了经济学研究之路。”

     茅于轼已年近八旬,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侄子。他并非天生的经济学专家,在其55岁那年,一个偶然机会使他由铁路工程师转向经济学研究。十年磨砺即推出我国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与它的数理基础》。一个并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经济学爱好者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其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生活中的经济学》书如其名,朴实无华,正如茅老之信念:“经济理论必须逐条还原为经济观念。一切经济现象也必定有相应的理论可以解释。”茅先生告诫我们:生活在巿场经济社会中,懂得经济学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环境,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也能更顺利更成功一些。书中文字平白亲切,论理深入浅出,箴言警句可随手拈来,譬如,“评价一个政策要从后果来判断,而不是从愿望来判断”、“肃贪要靠制度,制度设计不对头,再好的官也会慢慢地变坏”、“经济适用房的政策、降低大学收费标准的政策,都是在为穷人的名义下帮了富人的忙,这是富人搭了穷人的便车”,语句惊人,值得深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读过如此好书的人却并不多。笔者联想到自已所在县,地僻一隅,经济落后,某些乡镇领导抓经济建设却不怎么在行。“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一些地方官员错失历史发展机遇,让一些地方的发展滞后几十年;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修村道修村办公楼;不能正确理解土地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致使乡镇面貌几十年变化甚微;旅游开发重建设,轻营销,旅游经济效益惨淡,等等情况不一而足。当然,作为我普通读者而言,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我们的钞票仍然不多的情况下能够让生活品质得到改善,这就够了。中国的事情往往是这样,读书人心忧天下,有些人却瞧不起读书人。吾呼吁,学员们能够抽空读一读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于私于公将大有裨益。

 

                                        2008年5月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