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论文选登(4)

发布时间:2007/2/13 21:51:15  
 
 
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罗缵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高高地举起了和谐的旗帜。对外,我们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对内,我们把建设和谐社会摆上突出位置。和谐,成为中国内政外交重要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新智慧。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整体的要求,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个体的人去践行。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亿万群众的实践,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能不能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他们能不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自觉实践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个体内心世界的和谐及同外部环境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和谐,本来就是整个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人生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越来越高;和谐人生的代际交替和传承,就是和谐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在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个体和谐,切实关注个体和谐,着力促进个体和谐,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个体人生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一、倡导心平气和,保持身心和谐
  和谐源自人的内心。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既关乎个人的身心和谐,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内心失调、失衡的人,一个心中充溢着焦躁、郁闷甚至仇恨的人,往往自己会同自己过不去,还会同周围环境过不去,人生是无法和谐得起来的。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保持身心和谐,要求我们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观察世界,以平和之心思考问题,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感性,多一点睿智、少一点混沌,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淡然、少一点痴迷,多一点大度、少一点偏狭。
  1、既要保持对世界的美好憧憬,又要坦然面对世界的种种缺憾。
有无数个理由,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希望;也有不少因素,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感到无奈。我们追求理想的世界,而世界往往不太理想;我们渴望完美的环境,而环境往往不尽如人意;我们常常期待一些改变,而改变总是迟迟不来。现状与期望之间存在差距,常常无可奈何,需要一种理性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保持必要的容忍之心和基本的承受能力。因为世界本来就不是随心所欲的世界,哪怕是千万年后,这个世界还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哪能用主观想法去苛求客观现实?我们没法选择环境,却可以选择面对环境的态度。过分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谁也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这个世界,用挑剔的眼光看世界,用求全责备的思路想问题,心里只有郁闷的份儿,既于事无补,又有害身心健康。
  现实中往往有这样的人,对世界存有这样那样看法,一不如意,便呼天抢地,埋三怨四,咒山骂水,习惯性地生活在一种不良情绪之中。这不是健康的心态。社会的进步固然需要理性的批判,但这种批判是建立在心平气和的基础之上的,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冷静剖析,是破中有立、破立结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立”。简单地骂骂咧咧,除了以恶劣的情绪折腾自己、传染他人外,又有多少实际意义?
  面对不如人意的现实,不必消极颓废,更不必悲观遁世,冷静、达观地面对现实,用积极的态度去改造现实,有一分心,尽一分力,总能够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些亮色。历史上的陶渊明、郑板桥等真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而拂袖而去。潇洒固然潇洒,不过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却并不见得很大。都如此缺乏承受能力,不合己意便悲观遁世,不等于在给“腐败分子”腾位子吗?拿破仑讲,掉在污水里的皇冠,洗干净也可以戴到头上。我们不妨替陶渊明、郑板桥们这样想,哪怕是掉在污水里的乌纱帽,洗干净后戴到头上,并且再也不让它掉到污水中,可以做很多干干净净的事情。保持独立人格,做点有益事情,不比消极回避更有意义吗?还有那个伟大的屈原,一腔哀怨投汨罗,留给历史的是深深的敬意和无尽的叹息。换个角度看,那样的无道昏君值得以身相殉?葬身鱼腹却无助于避免家国败亡,不能“留住青山”,为黎民百姓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吗?历史不好假设,人物不好苛求。但历史上很多的人和事都值得从不同视角来深思,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益。承认现实、正视现实、用建设性的精神改造现实,而不是苛求现实、咒骂现实、逃避现实,是保持良好和谐心态的正确选择,是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时代潮流总的趋势是滚滚向前,该去的就让它去,该来的得让它来,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保持足够的信心;同时,还得保持必要的耐心,解决问题需要条件、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只会徒添烦恼;更重要的是,要下定决心,以实际行动改变这个世界,让它日臻完美起来。
  2、既要以进取之心去追求,又要以平和之心看结果。
  人生往往会有一些欲望,由此产生这样那样的追求,这是激励人奋发进取的重要源泉,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是正正当当地追求权位,完全可以理解为积极追求发挥才干的舞台,追求人生价值的升华,并非不可言齿之事。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吗?哪怕是适度地追求“酒色财气”,也不可厚非。王安石就写过这样的诗句:“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富财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任何追求,只要符合生理规律、心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求之以道、循之以德,都是正当的、必需的。
  不过,追求也有两重性,它能使人奋进,也可能使人烦躁,既不可或缺,也不可失于偏执。关键是追求要有个符合实际的定位,对追求的结果要有个平和的态度。
国有国情,省有省情,由此下推,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摘伸手可及的桃子”,用不着努力,没什么劲头;“跳起来摘桃子”,目标可及,但不努力就达不到;如果想“跳起来摘月亮”,再怎么努力也只是空想。因此,在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时,还是遵循“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比较好,既不给自己找无所作为的借口,也不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追求的目标能不能达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很多人都在追求,结果可能不一样,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这就有个心态调适的问题,作不适当的攀比,难免会“人比人,气死人”。必须承认,人是有差别的,先天条件有差别,后天努力有差别,机遇也会有差别,怎么会有一样的人生际遇?经常有人强调,人生而平等。作为一种整体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不容置疑;但现实生活中,绝对平等往往不易做到。一个人一出生就拥有的,可能是另外一个人一辈子追求也达不到的,怎么平等得了?就是基本条件相近的人,受一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的人生轨迹。唯物主义不相信鬼神力量对世界的主宰,但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搅到一起,就可能让人生发生一些戏剧性的变化,这就是“命运”。“命运”一点也不神秘,不承认它,本身就不能算是唯物主义,不利于对一些现象做出合乎情理的解读,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试图以激烈的手段改变多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格局,势必造成现行秩序的动荡,无疑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断地克服社会存在的弊端,按照“公平正义”的要求,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可能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机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作为个人,要积极地参与这个改造社会的过程,达观地看待命运,积极地改变命运,因为公平正义是坐等不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作过度的反应、发过多的怨气、作不当的攀比,都只会自寻烦恼。自己追求过,努力过,就无怨无悔。成功了,不必神气;暂时没有成功,不必泄气;别人比你成功,不必攀比。
  在如何对待追求及其结果的问题上,中国人的心态,常常深受传统的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入世,但过头了就难免迷于偏执;释家主张出世,不过遁世情怀容易使人消极颓废;相比之下,道家更崇尚按规律行事,无可无不可,无为无不为,追求一种淡然洒脱的境界。我们应该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弘扬积极进取的入世意识,修炼适度超脱的出世情怀,还要培养一种平和潇洒的道家风范。入世而不走火入魔,出世而不心灰意冷,天地悠悠,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便作当然,烦恼、郁闷“于我何有哉?”
  3、既要看重外在的享受,又要看重内在的愉悦。
当今时代,还是有些人有诸多烦忧。细细分析,不少同心灵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未得到理顺有关系。我们曾经历过那个把精神看得至高无上的时代,实践已经证明那是滑稽的。当我们从虚幻世界转到现实天地后,事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好的满足,社会也在总体上进入了小康。不过,也有遗憾,当物质成为“帝国主义”把持着话语权时,精神受到侵蚀、污染,导致了诸如物欲横流、精神空虚之类的社会问题,一些不和谐因素出现了累积。一些人外在的满足感越来越多了,内在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了。拥有了不少食品,却没多少食欲;拥有了不少娱乐,却没多少愉快;拥有了不少感官的快感,却没多少心灵的快乐;拥有了不少满足,却没多少满意。物质带来的幸福感确实有个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如同人需要空气一样,足够活命就行了,再多便是多余。吃东西能够保障营养、满足口味就行了,过量就有减肥的忧虑了。房子住得舒适宽敞当然好,但面积过大搞卫生都会成麻烦事。贪得无厌地追逐金钱物欲和感官享受,心灵是永远也平静不下来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精神不是万能的,不讲精神也是万万不能的。
  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从突出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的转变。个体的追求也应与时俱进,实现升级换代。人的幸福生活,不能只有外在的满足,更要看重内心的快乐。从总体上说,我们的社会已具备了这种条件,也有这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更加注重修身养性,按科学规律合理安排生活,追求平和、理性、淡然、丰富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心与身、灵与肉的调谐,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的是不必要的烦恼,得到的是更高质量的幸福。
  二、坚持和以处众,促进人际和谐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和谐的愿望出发,朝着和谐的目标迈进,努力建设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也是成事立业的重要保障。古往今来,不断有人在探求人际关系的奥秘,“劝和”是主旋律,留下了许多诸如“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类的警世格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更要践行和谐的处世之道,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把世界变成和和美美的家园。
  1、以大局为重,不以自我为中心。
几个人或者一群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个团体。把自己融入团体之中,从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总是朝着维护大局的方向努力,这是一种建设性的处世态度。拥有这种风格的人,往往好打交道、好共事,善于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世界上也不缺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凡事当头,个人优先。以这种方式处世的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受欢迎的,自然也就难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凭什么你天生是地球,人家天生当月球,一定要围着你来转?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但这种特色和个性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与他人和谐相处为原则。你可以有你的个性,但也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你可以快意恩仇,但不要让别人难受;你可以出类拔萃,但不必格格不入。
  历史上一些个性人物因为其个性鲜明而被人们记住了,不过有些人物的做派或许有点审美价值,却不见得有多大的实用价值;抽象地欣赏可以,具体地效仿却可能行不通。比如那个才华横溢的李白,本是笑傲江湖的人物,却偏要去官场凑热闹,又不敛张狂本性,喝酒、做诗一兴奋,就叫杨贵妃磨墨,要高力士脱靴。拔高一点,讲得好听,叫做“藐视权贵”;过细一想,十足的得意忘形,恃才傲物,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素养。这种做人处世的风格值得商量,将心比心,哪个愿意同这样的角色打交道?性格决定命运,难怪李白一肚子才学,却一辈子潦倒,恐怕可以从性格中找到一些原因。
  与他人相处,过分压抑自己没必要,也不能毫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多做点换位思考,自己不要只当自己看,还要把自己当别人看,把别人当成自己看;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了,也不要把别人太不当回事了。还是要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大局中,寻找处理相互关系的平衡点,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做一个可以和睦相处的人。
  2、善于合作,不搞无原则对立。
  一个人在家里要与家庭成员打交道,在单位要与同事打交道,在社会上还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同他人合作是一辈子的课题。家庭要和睦,班子要团结,单位要和顺,社会要有序,都离不开友好的合作。要合作好,关键是要用规矩来维系人际关系,使每个人都按自己角色的要求做事做人。孔夫子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曾经受到猛烈的批判。其实,必要的秩序在哪个时代都不能缺位,要变革某种秩序也要有秩序地进行。当君主的要像个君主,当臣子的要像个臣子,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很有道理。在今天,按照社会公认的准则,当领导的当好表率,当属下的尽好职责,当父母的做出样子,当儿女的守好规矩,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家庭、社会不就和谐有序了吗?
  一个人应该善于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同不同风格的人合作。在单位和社会上难免会碰到不想打交道却又不得不打交道的角色,需要宽容、忍让,需要理解、谅解,需要和而不同、不同能和。团结好相处的人做好事情,团结不好相处的人搞好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一种无可奈何却又充满智慧的选择。
  面对不同意见,既要敢于坚持己见,又不能固执己见,在沟通、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中庸、调和,未必不是好的选择。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们既有同一性,又有对立性。盯住对立性不放,忽略同一性的存在,是斗争哲学的思维;重视同一性,寻找同一性与对立性的平衡点,发展同一性以消解对立性,是和谐哲学的思维。人和人相处,要的不是对立,而是对话;要的不是你衰我兴,而是双赢乃至多赢。人类的历史充满了太多的血雨腥风,“人世难得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动不动就拳头相向,你死我活,留下了多少抚也抚不平的创伤。历史启示人们,耐心的对话、沟通,必要的妥协、退让,并不是懦弱的表现。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向那些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外交家们致以深深的敬意。正是有了他们的坚持和妥协,有了他们的沟通和协调,多少纷争化为和解,多少干戈化为玉帛。当今时代,是个外交越来越发达的年代,是少用拳头、多用舌头的时代,是争取对话、避免对立的时代,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不同文明之间要的不是冲突,而是对话;人和人之间,又有什么理由不能增进理解、求同存异呢?
  当然,合作、沟通、妥协也有底线,和谐是和而不同,不是无原则的苟同,不是庸俗的一团和气,必要的坚持和斗争什么时候也不可缺少。讲和气,还要记得讲正气;通晓圆融,不能忘了原则。不过,这种坚持和斗争也可以和谐地进行,不见得一定要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理直气和,义正词缓,刚柔相济,以柔克刚,不是照样可以坚持原则和正气吗?
  3、理性竞争,不恶性争斗。
  社会的发展,让竞争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今天的合作伙伴,说不定哪天又成了竞争对手;这件事上是合作对象,另外一件事上又可能存在着竞争。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竞争和合作一样,成了生活的一种常态。
  竞争不是坏事,竞争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序竞争对健康人际关系的伤害。竞争应按规矩进行,杜绝一切形式的恶性竞争;公平的竞争有了结果,就要“愿赌服输”,在公认的秩序下开展新的合作。合作应成为人际关系永恒的主旋律,要倡导建立一种理性的合作竞争关系。
  当今时代,有两种现象颇能给人启示。一个是一些国家比较成熟的竞选活动。竞选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不热闹,可贵的是活而不乱;一旦选定,尘埃落定,众神归位,先前的对手不再对抗,能够心平气和地在统一的秩序下开始新的合作。还有一个是这些年的“超级女声”、环球小姐、服装模特等电视选拔比赛。优秀选手那么多,遗憾的是,按照评委的投票或观众手机短信息投票的结果,冠军、亚军、季军各只有一个。更遗憾的是,有的被PK掉的对象可能比留下的还要出色,却因为规则或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不得不离开。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失败者”离开舞台的时候,成功者把鲜花、拥抱、掌声献给他们,甚至流下惋惜的热泪。这体现了不把竞争对手当对头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彼此敬重、惺惺相惜的宝贵情怀。这样的竞争,不是很有风度吗?有这种风度的人,不就是能很好的合作的人吗?从这两种现象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道理,在规范中竞争,在竞争中和谐,在和谐中合作,应该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三、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天人和谐
  人既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也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无时无刻都在同自然界打交道。和谐人生,自然也包含了天人和谐。中华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把人和自然界当作统一的整体来思考,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相亲共荣、和乐融融的美好图景。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之至道。
  1、尊重规律,呵护自然
  天地之间,万物之灵是人类。亿万年来,人类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改造自然,获取所需,创造了众多奇迹。从爬行地上、游荡林间到直立行走,人类不断走向广阔的世界,今天还在走向遥远的宇宙空间;从火的发明,到工具的使用,再到各种神奇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人类创造出了琳琅满目的物质产品,使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使其在处理天人关系上带有严重的傲慢与偏见。当一些人正在为人类的巨大能耐沾沾自喜的时候,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的报复到来了,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引来的诸多报应兑现了。污染的增加,自然灾害的频发,诸如SARS、禽流感之类灾难的肆虐,都给人类深刻的教训。一个千疮百孔的地球,决不可能成为和谐的家园。人们终于发现,人类再了不起,也只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一个种群,只能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按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不可轻言“征服自然”、“主宰自然”;无休无止的索取,掠夺式的开发,无所顾忌地“与天斗、与地斗”,不是“其乐无穷”,而是“其忧无穷”,害在当代,祸延子孙。还是要平等友善地对待身处的自然环境,按自然规律行事,与天和谐,与地和谐,既认识、利用、开发好自然,又尊重、关心、保护好自然。时代发展到今天,全世界全人类已经和正在凝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落实共识,人人有责。每个人在其生活和工作中,都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行动,爱护共有的环境,节约有限的资源,呵护好这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地球。
  2、用好工具,兴利除弊。
  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天人关系的重要因素。如何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是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无法回避的问题。科技是令人敬畏的力量,使用得当,它是改造自然的革命的力量;用之失度,难免带来副作用,它就堕落成一种破坏力量,在自然界和社会上搅出这样那样的乱子。食物的生产加入科技的因素,数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品质的改善似乎还是前路茫茫。饲料喂养的动物、大棚生产的蔬菜水果越来越多,但人们亲睐的还是自然生长的土鸡、土蛋、土鱼、土菜、土水果。科技手段被滥用,已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恐慌。面粉太白了,说不定用了漂白粉;白糖太白了,说不定掺了吊白块;辣椒太红了,小心用硫磺薰过;海鲜太鲜了,可能用了孔雀石绿;蛋黄太红了,说不定有苏丹红。叫人怎么不烦恼?更可怕的是,已有的科技如果被用于人类相互攻击或恐怖袭击,地球都不知要被毁灭多少次。科技若是被这样地使用,它到底是造福还是造孽?到底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武器还是毁灭人类的凶器?在欢呼科技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真真切切地出现了一个如何兴利除弊的问题。
  科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已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对它的依赖已是越来越深。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也是要走依靠科技进步的路子。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科技,而是如何做到用之有度、用之得当。农民犁地,防止耕牛偷吃周边庄稼,用的办法是给它戴上笼子。防止铁道路口发生碰撞事故,方法是围上栅栏,派人看守。防止病毒攻击电脑,就得安装可靠的防毒软件。科技手段的使用也要有这样的“笼子”、“栅栏”和“防毒软件”。这就要求把人文精神、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融入到科技的发展进步之中,再加上法律手段的强制约束,让它沿着理性化、人性化的轨道运行,朝着有利天人和谐的方向发展。
  3、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人从大自然中走来,生活条件越来越改善,但同原生态的大自然却越来越远。我们无情地毁坏大片森林草地,却把对绿色的回忆寄托在阳台上那几盆可怜兮兮的花草上。我们毫不可惜地推真山、填真水,又把对山水的怀念寄托在假山、假池之上。城里的灯光是越来越亮了,还有多少人抬起头来,注意到都市的天空也有月朗星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已成为古老的传说,不过,过度的夜生活也在吞蚀着不少人的健康。与原生态的自然渐行渐远,越来越多雕琢过的东西、虚幻的东西,拉开我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模糊着我们的双眼,迟钝着我们的感觉,退化着我们的肌体。是需要返朴归真的时候了,是需要与大自然多多亲密接触的时候了。在享受现代条件带来的种种便利的时候,别忘了还是要多去清新空气里,少到人工空调中;多到日光下,少到日光灯下;多让月光照着散步,少让五彩灯光罩着狂欢。穿衣不妨多穿布,吃菜不妨多吃素,出行不妨走点路,住地还是要多点绿。该热的时候要热,该冷的时候要冷,该流汗的时候要流汗,让大肚皮瘦下来,让高血压降下来,让身体棒起来。
  人类投入自然怀抱之中,自然被放在人心之上,人类呵护自然,自然回报人类,相近相亲,相融相合,这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和谐境界吗?
 
     (作者系省委党校第31期中青班学员、省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处副处长)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