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研究室   2018年7月2号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主页 > 理论思考

党校教师更须学而不厌

作者:编者 时间2014-05-16 浏览次数:1259

 

党校教师更须学而不厌
徐晨光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而不厌,是指学习是没有厌倦满足的,比喻非常好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做到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必须多学习。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要让学生在学海中找到方向,老师就应指引航向;要让学生在书山中不走弯路,老师就该提炼精华;要让学生在知库中领悟真谛,老师就要探索规律。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要给别人新鲜水,自己应有长江水。党校教师是“执政者之师”,更应该崇尚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发展形势所迫。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文化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时代发展的大潮将党校教师推到了“学习再出发”的新起点。一是知识信息竞相涌流。现在知识信息量呈爆炸式、井喷式发展,无处不在的海量信息正改变着整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一场大数据革命悄然来临。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增长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增长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可以说,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两天不学习就会掉队,三天不学习就难为人师。二是形势发展要求更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校教师在这方面必须比别人更新得快、掌握得多、研究得深。三是复杂问题层出不穷。当前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所遇到的不少困难、困惑、矛盾、问题等,前所未有,只有靠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作为理论工作者,应该研究在前、思考在先、学习在前。
        二是培训对象所盼。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摇篮。党政领导干部,是治党治国的骨干,是事业发展的中坚,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来党校培训的主体班学员,从学历来看一般是本科以上,还有不少硕士和博士;从专业来看,有的在某专业、某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从经历来看,大多有多岗位经历,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作为党校教师,虽然在实践经验、实践水平上难有明显优势,但我们有理论优势和知识强项,要力求理论上、学术上过得硬,并树立权威。既要坚持党校姓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要求为要求,认真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路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做到“科学探索无禁区、党校讲坛有纪律”又要力求以渊博的学识储备和强大的理论功底不断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自身素质所需。经过多年建设培养,党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教师还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谓“先天不足”,是指先天的准备不足、基础不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方法掌握了一些,在实践中运用了一些,但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而要担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却要对学员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多数没有当过领导,没有真正从事过行政管理工作,却要对学员讲授领导艺术;没有在国外工作生活过,甚至很少或从未出过国,却要给学员讲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背景。所谓“后天失调”,是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所承担的任务不协调,教学任务重,工作要求高,但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一时也很难有机会走出去“填平补齐”。只有靠加强学习“调理气血”、“强身健体”,靠读书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舍此,别无选择。
        党校教师要当好马列公园的“理论翻译”,当好红色熔炉的“灵魂工程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切实做到学而不厌。
        第一,端正知识清零的态度。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人一旦饿了就想进食,一旦渴了就想喝水。如果常常秉持知识清零的态度、常常怀有知识为零的危机感,就会生于忧患、学于忧患。党校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知识清零的态度,因为我们曾拥有的知识日益折旧,学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的专题越来越新,必须要有本领不足、不进则退的恐慌,必须要有从零开始、努力求知的渴望。如果总以博士、专家或教授自居,总觉得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没有“学如逆水行舟”的紧迫感,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就很难学得进去。有的人十年一个样,讲课内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课相同”,讲课水平“涛声依旧”;有的人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几年下来突飞猛进。为什么?因为态度不一样,所谓“人底为王,地低为海”就是此意。
        第二,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还如此谦虚好学。我在《晨悟》里写到:“你是我师,他是我友,我是我敌。”就是说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拜别人为师,发现别人的优势、优点。不要瞧不起人,哪怕是文化程度不如你的人。要善于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见识少的人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学习别人的道德和智慧。回想起来,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那目不识丁的老母亲对我的影响却很大。因为小时候,她老在我面前念叨,那些话至少有50条,虽然不系统,相当于给我不断地传授传统文化,每一句话都管用,让我终生受益。
        第三,养成广泛涉猎的习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有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广思、广涉知识是许多名人名家的成功之道。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代就喜欢博览群书,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时,系统阅读了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休谟、笛卡儿、康德和物理学家牛顿、拉普拉斯、麦克斯韦、赫兹等人的著作。由于有了广博的学识和雄厚的知识基础,爱因斯坦终于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划时代的科学理论——狭义相对论。毛主席好学上进、博取众长的精神也很惊人。他对历史、哲学、文学等都有深入研究。以学习哲学为例,他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且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他不论走到哪里,那两只装着文件和书籍的铁箱子总是不离身,一有空隙便博览群书,对中外历史和古今哲学更是爱不释手。党校教师要追求知识的全面性、交叉性、立体性、会通性。无论是教哪个学科的,如果不和其他学科关联,甚至排斥其他学科的知识,就做不到左右逢源,教学效果就会可想而知。因此,为人之师应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自觉从各学科、各领域广泛涉猎知识,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博学多才,以内在的充盈滋养外在的从容,进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第四,坚守专业立身的志向。韩愈在《师说》中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梁启超曾说:“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朝鲜广泛流传一句话:要挖井,专掘一口。徐悲鸿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有一次只顾观察、摔了一跤,手、脚、脸都擦破了,他爬起来继续追赶;他几乎每天都要画马,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骏马图,正因为他的专心和专一,最终他画的骏马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生命有尽,学问无边,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精通,所谓“博览”也是有限度的,若立志不长、用心不专,难免光阴虚掷,一事无成,所以,既要“博览群书”,更要“读破一卷”,选准目标,专攻一门。平常那些会讲课的老师,你无论出什么题目,他绕几个圈,总可以绕到他的专业上去,这就是本事。我经常讲要当“三问”老师,而不能一问就倒。比如讲中国梦,第一问是什么是中国梦?你能回答出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再问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是什么?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果还问你第三问,怎么实现中国梦?你如果还能侃侃而谈,引人入胜,那就是在这一问题上合格的“三问”老师。如果不学深不学透,一问就倒,那是讲不好课的。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我们既强调知识的全面性,更注重学识的专业性,既倡导万金油式的全科储备,更注重做专家型教师。
        第五,保持精雕细琢的恒心。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精雕细琢就是精心雕刻、细心琢磨,就是追求精细、精益求精。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受人欢迎?因为德国人对工作的严谨有目共睹。“德国造”举世公认,大到汽车、精密机械,小到工艺品,他们都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让自己的品牌成为同行、同类中的卓越典范。精品都是精雕细琢的结果。“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是演员演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说的是用兵大仗,但个中道理也适合我们,“台下”和“养兵”就相当于精雕细琢的功夫。党校教师每年的主体班课程量并不多,但要求很高,大量的时间应该主要用于精雕细琢。要通过认真构思、反复打磨、不断完善,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好,雕琢出“精品佳作”,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咨政水平,不断扩大校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文根据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徐晨光在校院师资培训班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www.haolv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湘ICP备05002932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