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2018/6/4 15:45:4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指南,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能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能充分展示中国在应对国际生态危机时负责任和担当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确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历史,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当,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则文明兴盛发展。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文明兴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处理融洽。反之,如果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不当,人类总是力图去超越自然极限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类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导致文明的衰落与灭绝。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一个历经5000年发展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影响中国文明进程,影响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当今时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十分普遍和突出。就我国而言,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时空压缩”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短期集中显现,不仅生态环境中的历史欠账难以归还,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涌现,并进入高发频发阶段,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这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起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未来文明发展才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内容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纳入生态文明而拓展为“五位一体”。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过程,这是我们党把握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方位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三)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当前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

   要改变当前的生态环境供需矛盾,需要来一次文明的洗礼,需要我们从观念上改变传统认识,从实践上积极行动,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特别是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以使包含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以回应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安全和生态产品需要。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四)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危机,这是全球面临的“普遍世情”,其中,生态问题日益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以及越境污染等大范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时常出现,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除了世界各国联合起来行动以外,我们别无选择。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提出了解决世界气候问题的系列新理念,中国不仅是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是这一公约坚定的履约国,中国正在按照达成的共识积极开展减排行动。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表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的重要演讲,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国际社会的拓展,也是一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方案。这些基于中国生态智慧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不仅为中国迈向新文明之路指明了方向,也为化解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创新性示范。

 

  二、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意蕴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一方略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他同时指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其实,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就有这方面的丰富观点。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就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论断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依的一体性关系,是从生命维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认知,从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角度展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本原性诉求。从某种意义上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命共同体论”是对我国“天人合一”传统生态世界观在当代的延续、发展和科学化。“生命共同体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如果人类继续将自然视为一架机器,对其采取征服的态度,进行无节制的索取,那么人类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化,是生态文化的核心,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尊重自然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认识前提,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的理念,才能推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举措和制度的实施。顺应自然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策略选择,只有掌握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防止主观主义错误导致的生态问题。保护自然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实践导向,仅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积极地实施保护,自然还是难免遭到破坏。因此,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起点。

   (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将“山水林田湖草”视为生命共同体是对生态系统论所做的生动阐释,揭示了生命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表明了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提醒我们生态要素的合理配置直接决定了生命共同体的健康、繁荣、可持续程度,告诫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自然,要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系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的,“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治理必须统筹实施,系统推进,切忌碎片化,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府部门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管理不能各自为政,必须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要坚决摒弃只顾部门利益、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行为。生态治理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在明确政府各部门的生态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总体设计和统筹领导,强化部门联动协调协作,实现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系统性。唯有如此,方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实现“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促进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对“两山论”的全面概括,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克服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积极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总目标、总任务、总策略都要围绕这一理论基石展开。

   (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味着我们必须将生态建设视为发展之义,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利共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党中央已经绘制了路线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一)推进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推进绿色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二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提升,推进清洁生产产业,开发拓展清洁能源产业。三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好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优化能源系统结构。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

   一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要以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实现以点带面治理;要严格依法办事,提高防治能力。二是加快水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制度;落实污染减排制度;完善排水排污许可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全面推进河长制度。三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要打牢工作基础,推动形成依法治土、科学治土格局;要强化风险管控,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底线;要突出问题导向,严控增量、管好存量,实现闭环管理;要切断污染来源,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源全防全控;要明晰各方责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共治体系。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的同时,要针对农业农村污染相对严重的问题,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建设美丽乡村。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长江经济带要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要坚持“共抓大发展,不搞大开发”,要为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树立长江样板。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修复制度,明确生态修复手段,推进生态修复社会参与,强化生态修复技术支撑。二是做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要统一省市的生态红线划定,科学制定生态红线划定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确保生态红线战略得以顺利实施。三是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近期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重点任务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加快构建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等防护林体系工程,扩大新一轮退耕、退牧、还林还草规模,集中连片建设森林。四是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要用养结合、综合治理,探索耕地草原河湖森林休养生息的长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草原河湖资源保护的格局。五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谁受益、谁补偿”,重点在于促进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的良性互动;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保护补偿力度。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当前,应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就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求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从概念、目标、路径、技术和资金等内容出发,制定一套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和目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规划,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条不紊、高效快捷地实现生态文明。二是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全面增强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统一性、权威性、高效性、执行力。三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一定要做好空间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这篇文章,必须适度创新,加大对现行空间规划的集成力度,开展国土规划,将“开发、保护、整治”三项主要内容融为一体。明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任务和部署,展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最佳图景,统筹国土开发、保护和整治活动,协调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匹配,引领各项空间管控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最终实现互为因果、互为支撑、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国土空间活动在规划中统筹协调、融为一体,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四是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要加大政策力度;要突出政策重点;要优化政策组合;要提高政策效率。五是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使破坏者逃脱不了应有的处罚,这样就可有效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此文根据毛明芳等编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改写)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