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校院长徐晨光在《人民日报》撰文论加强党性修养

发布时间:2016/8/15 9:48:00  

常务副校院长徐晨光在《人民日报》撰文论加强党性修养

    编者按:常务副校(院)长徐晨光在2009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加强党性修养: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的理论文章,指出加强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强调要增强党性修养意识、突出党性修养重点、把握党性修养规律、提高党性修养效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加强党性修养: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终生课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要求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意识、突出党性修养重点、把握党性修养规律、提高党性修养效果,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以优良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党性修养意识
    领导干部的党性,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思想上建党”的著名论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性修养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发扬光大,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新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意识,才能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
    从世情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与此同时,我国发展又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党情看,作为长期执政的大党,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自身建设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加强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作风纪律修养。应当说,目前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完成各项重大任务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但一些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群体性事件,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这突出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党风的内在根据,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决定党风,党风彰显党性。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才能确保始终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始终走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头,始终保持先进性。

    突出党性修养重点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这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点。
    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检验党性、党风、党纪的根本标准。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严重脱离群众。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扎实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权力意味着责任。党和人民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相应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领导干部应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强化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上交付的工作任务。
    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腐朽落后观念和现象,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利益观。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重要政治和组织优势。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的纪律,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把握党性修养规律
    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规律可循。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四个统一”,从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主观与客观、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上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基本规律。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最重要的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力求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一方面,继承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坚持和发扬好;另一方面,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党性修养的内容和方式。应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我们的各项工作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做到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改造主观世界,需要摆脱形而上学、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按照规矩办事。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不按规矩办事,就会误入歧途。
    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社会监督相统一。领导干部加强个人修养,就应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履行了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否体现了先进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反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时必须看到,党性修养仅靠个人自觉是不够的,还需要接受社会监督。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接受监督中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修养水平。
    提高党性修养效果
    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团结人民群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提高自觉性、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通过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自觉性。把加强党性修养融入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严于解剖自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我校正,使自己的思想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见贤思齐,以典型人物为榜样,用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模范事迹激励自己,使自己的道德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增强针对性。认真对照党章、党纪、党规的要求,查找不足,直面问题,做到不避重就轻、不邀功诿过、不文过饰非。尤其是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科学发展的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查清,并采取切实措施,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
    讲求实效性。越是在艰险和困难面前,越能衡量领导干部的党性水平;越是面临严峻挑战,越需要党性坚强的领导干部。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领导干部尤其要把坚强的党性贯彻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中去,以优良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HN Provincial Party College of CPC CI All Right Reserved

Email:xk@hnswd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