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年:目前全国生态文明研究机构的概况

发布时间:2016/3/21 15:14:48  

李爱年:目前全国生态文明研究机构的概况

 

为了响应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生态文明研究机构。这能有效促进组织、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整合政府和高校等相关资源,建立面向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开放性科学研究与交流平台,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事业进步与发展。目前,综观国内已经成立的十七家生态文明研究机构,不外乎以下几种模式:

 

一、成立以生态文明为研究对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第一个以生态文明命名的专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宗旨是聚集全国高端人才,协助党和政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2010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复筹备成立,2011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成立大会。

 

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是由山东省致力于生态文明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工作者组成的全省性、学术化、非营利社团法人。首任会长、发起人刘爱军博士在国内较早从事生态文明研究,自2004年开始酝酿筹办研究会,前后历时4年多。研究会成立大会于2009年1月11日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发来贺信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于2008年11月24在西安正式成立,是经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批准,由陕西省关爱、热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事业和生态文化宣传的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促进会以“弘扬生态文化,共创生态文明”为宗旨,以“优良的环境、健康的人群、和谐的社会”为奋斗目标,认真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问题,挖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潜能,营造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文化的完美与和谐,为建设生态陕西提供人文关怀与智力支持。

 

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2010年12月2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旨在加强生态改善与环境保护,非营利社会团体。该促进会不仅着重于理论和学术研究,还将着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会将重点围绕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应约参与制度建设、有关检查与调研;提供技术咨询、产品推广;开展省际和国际经验交流等活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韩葆珍被聘为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刘健生当选为会长。

 

二、地方政府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峡山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2013年8月29日由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北京东亚汇智经济咨询中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管委会共同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我国第一个研究机构与地方联建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专门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机构。研究院主要职责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研究、生态技术成果研发及转化、国际生态发展经验学术交流、技术与产业展览展示、国际生态产业合作、金融平台建设等工作。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文明珠海研究院,201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在珠海合作成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文明珠海研究院”,推进市、院在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建设的双赢。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研究院将致力于丰富与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实践,推动珠海市实现“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促进北京大学在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2013年11月28日保定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共建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合作协议。保定市生态文明研究将组织、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组织参加国内和本省民间生态文明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事业进步与发展。生态文明研究院将有效整合政府和高校等相关资源,建立面向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开放性科学研究与交流平台,促进保定市由工业大市向生态强市和经济强市转变。

 

三、高等院校设立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2013年6月4日在长沙成立,由校长刘湘溶教授兼任院长,这是顺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需要而成立的,是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的需要而成立的,是适应大科学背景下集中优势资源、通过协同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需要而成立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 于2012年10月21日正式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挂牌成立。该院将整合省内外资源,着力构建服务绿色湖南建设、支撑湖南实现绿色崛起的大型跨学科、应用性、开放式、综合型研究基地和产学研平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2007年9月经学校批准成立,挂靠地理科学学院,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所长为博士生导师廖福霖教授,副所长为博士生导师杨玉盛教授生态文明研究所成立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生态文明,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有助于提升福建师范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为促进地理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起积极作用

 

天津商业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经济研究所积极探索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课题、新任务,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生态文明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所长由著名资深生态经济学家刘书瀚教授担任,常务副所长由白玲教授和刘泽勤教授担任。研究领域: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生态社会 生态管理 生态政治 生态工程 生态生物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08年1月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著名林学家沈国舫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中心不仅荟萃了校内各学院的专家学者,还聘请了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北师大等校外专家。

科研领域涉及森林文化、园林文化、非物质木文化、生态文化、林业史、绿色经济、绿色传播与绿色文化、绿色行政、绿色教育、绿色校园文化、生态法制、生态文学美学、环境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等。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为了加强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力量,中心2012年12月30日揭牌成立,聘请我国著名的农林教授温铁军为兼职教授。研究中心除了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研究外,还将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加以传播,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理念真正融入人们生活。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是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文理兼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其学科范围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与艺术学等。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创新为动力,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所,2011年1月5日在苏州成立。 该研究所将聘请苏州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为成员,邀请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企业界人士为顾问,组成一个广泛的联盟性质的研究机构。该机构将在大学生中展开生态文明相关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自觉践行“绿色行动”、开设生态文明建设课程、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

 

四、设立应用型法人生态文明研究机构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2002年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该院集中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几十位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专家,大力发展生态科技,致力于农业产业生态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生态文明程度。研究方向全球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系统研究全球生态智能与人类生态社会问题,实践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产业规划为中心的生态产业模式;推广生态型肥料、生态饲料,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是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大学指导和支持下,于2007年12月26日在第一届中国(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揭牌成立,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环境政治研究所等单位按照校企合作新模式发起创立。目前,中心是按照独立法人单位进行建制的我国第一家省级应用型生态文明研究机构,其业务主管单位为山东省科技厅。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